掌机也疯狂!80后与90后掌机玩家的游戏选择
发表时间:2009-11-17 作者:掌机男 编辑:huadong 来源:未知
80后玩家选择卡带的第一要素是价格,10元到30元的卡带是一个等级,供玩家中经济属于贫下中农者选择;50元到80元又是一个等级,供玩家中经济属于富农小手工业者选择;90元到120元又是一个等级,供玩家中经济属于工人和办公室成员选择;高于150元则一律视为小资反动阶级的消费典型,广大80后玩家坚决不可盲目模仿或攀比。也正是因此,所以那时的玩家对到手的卡带都极其珍惜,不管卡带里面内置有多少个游戏,也不管游戏是否真的好玩,只要没有其余的卡带前来替代,那就会一条道走到黑,一盘卡玩到深了。如果该游戏是动作类型,那么玩家就会反复玩,直到将各个关卡各个敌人出现的位置倒背如流,一条命能够轻松惬意的破关观字幕;如果该游戏属于角色扮演或职业模拟类,那么这就属于“文字游戏”的深度范畴了,一定要尽心尽力将其全收集全隐藏要素达成然后再去寻求与终极魔王的决战,如果破关后还有二周目要素,千万不可心生松懈而放弃,否则自己的良心又会责备起自己对不起那远高于其它游戏类型的文字游戏价格了。 由于经济落后导致的对不同文化和娱乐价值的偏见,那个年代有关游戏的信息是少之又少,能够出现在主流媒体上的清一色都是被引作反面典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集中营》的创刊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考验80后玩家的,仍是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的游戏研究方式,因为游戏母语的缘故,绝大多数游戏是通过玩家自创名词和合理想象得以继续,所以当时的游戏者们能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游戏系统的研究和熟练技巧的心得发现上。这也直接造成了几乎任意一个卡带的游戏时间都能在一个玩家的手中存在长达数十小时以上。 艰苦的经济条件限制了80后玩家全面接触掌机游戏的先天条件,但也铸就了他们那颗在游戏世界中勇于拼搏不轻言放弃的心。如果一个卡带的重复游戏价值已被自己全部榨干,那么最好的办法绝不是再去以自己的好成绩作资本央求父母再买一个,也不是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零花钱去进行贴换,80后首选的最聪明办法是与其它卡带拥有者互通有无。那个时代的玩家大多以单位子弟和同学圈子作为换卡中转站,换卡之前互相交换游戏信息,换卡之后还可得到完全人性化的攻关指导,没有能比这个更价廉物美的选择了。在一个还没有网络的年代,许多同年龄段的玩家感情就通过此举得以建立,其质朴与充实甚至足以延续甚至。 |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