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单机游戏>游戏专题>

掌机也疯狂!80后与90后掌机玩家的游戏选择

发表时间:2009-11-17 作者:掌机男 编辑:huadong 来源:未知

 

80后玩家的青涩回忆:GB《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 特瑞迷失的世界》
  
  GameBoy系列的掌上主机我曾在不同时期拥有过全系列4个版本中的3种——1台原始的厚机,1台彩色的GBC和1台小巧的有着半透明外壳的GBP,加上后来在模拟器上玩到的数量众多的GB游戏ROM,令人想起来至今还难以忘怀。与前两台主机不同的是,GBP是我在马上要进入大学读书的时候购买的,原因是小巧,携带方便,便于在寝室和教室间进行流动作战,也正是在这部主机上,我玩到了《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 特瑞迷失的世界》——一部当时让我深深着迷,至今仍让人不时怀念的作品。

简析80后与90后掌机玩家的游戏选择

  记得当初选购这个游戏时,本对其一无所知,那时距离这个游戏的首发日期已经大概过了两三年,卡带价格已降到能够接受的范围,加之被告知游戏中有民间汉化的“中文”,于是在与老板还价的半推半就间掏钱买下了它。很快我就发现,我的这次选择是有多么的值得,我庆幸自己当时最后下决心时的“果断”,事后我将此次购卡行为称为“一个不下于艾森豪威尔的英明决定”。在接下来的寒假里,这个游戏陪伴我度过了近30天的日子,最后存档记录显示的游戏时间为:99个小时。
  
  游戏的剧情我早已记不清了,好像是一个男子救一个女子,且两人互有血缘关系,虽然有全程的中文汉化,但就像许多优秀的日文RPG一样,我已习惯于选择放弃关注。但是与其它同样是快速按键跳过对话的RPG游戏不同,最终破关后的《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 特瑞迷失的世界》却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后来我想大概这就是所谓建构在游戏系统设计上产生出的“游戏性”吧,我至今仍很怀念 它。
  
  作为《勇者斗恶龙》的系列作品,游戏继承了人物角色、怪物设计和经典的第一人称回合制战斗方式,但作为独具特色的外传作品,游戏又创新性的将回合制战斗的主角变成了多达200多种的形形色色的怪物们,并使得玩家无法在战斗中直接对它们进行第一手的控制。以往在RPG游戏中作为第一战斗主角的玩家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在游戏中实际上充当了一个怪物猎手、配种员和战斗指挥官的角色,游戏中直接决定战斗胜负的不再是代表玩家的主角自己,而是一群或敌或友的怪物。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活捉敌人组成自己的战斗队伍,然后通过异性交配产下新的更为强大的怪兽,并在战斗中通过长期培养和反复锻炼使怪兽熟悉自己发出的作战指令,进而有效指挥战斗的过程,控制战局发展。
  
  我记忆最深的是游戏中需要使用一种名为“里脊肉”的道具来诱捕怪物的设定。当进入战斗画面后,玩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敌人中有无自己建队所需的怪兽。如有,就要开始思考如何计划才能使怪物吃掉自己扔出的里脊肉,游戏中对此设定的规则为:越是弱小的、一般的怪物越容易被捕获,玩家甚至只要将其一顿猛打,不需要使用任何道具它们就会投降被捕;但越是强大的、稀有的怪兽越是吃软不吃硬,一块里脊肉也许根本无法满足它,需要事先准备多少块里脊肉?又在战局进行至何时将其扔出才会生效?这种程度的怪物通常是极其厉害的,全力进攻一不小心将其消灭就无法达成捕获的目的,但小心翼翼一心只顾安排里脊肉的投放时机,又会因为放弃攻击良机给自身队伍带来极大的生存危机。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之有预判性的贯穿于整个战斗的全程,是对玩家战略智慧的极大考验——而要解答这个问题的唯一捷径,只能是累计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上的经验总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上一篇:11月下半模型一览 宅男最爱尽显性感本色 下一篇:曾记否?十大最丑游戏人物让你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