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单机游戏>游戏新闻>

小游戏之父血泪史 永恒的经典《俄罗斯方块》

  很沉迷很益智的游戏理念

  从《俄罗斯方块》开始,帕基特诺夫用游戏实例给他眼中的小游戏下了一个定义——很沉迷、很益智、很休闲。

 

  很沉迷这一点自然不用说,游戏如果不能够让人迷上,其实就很失败了。有一个传闻是这么描述人们对《俄罗斯方块》的沉迷程度的:“《俄罗斯方块》的影响深远到……它成为了第一个,在办公室内禁止出现的软件,因为太多人为了堆叠那些方块而浪费上班时间。”而另一个真实的事件则再次证明了这个游戏的强大魅力,2002年,一名英国玩家不听机组人员的劝阻,执意在飞机上用手机玩“俄罗斯方块”,结果被判刑入狱4个月。

  如果是在中国,这种沉迷程度应该又会成为反网瘾反沉迷的经典解剖案例,可如果沉迷加上益智休闲会如何呢?

  美国科学家在上世纪90年代的报告中称,长期玩“俄罗斯方块”能使大脑的运作效率提高。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也发现,“俄罗斯方块”游戏有助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痛苦记忆闪回,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甚至由它引申出一个科学名词,用来形容玩家结束游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在大脑中思考方块翻动的现象,即“俄罗斯方块效应”。

  尽管在帕基特诺夫的设计初衷里并没有设想到还会有专用名词出现,但益智这一条却实实在在的被他延续到了其设计的众多小游戏中,而且《俄罗斯方块》这种“时限解谜”的益智游戏方式,也成为了小游戏设计者的设计蓝本,诸如《祖玛》、《连连看》、《找茬》等众多益智小游戏,其实背后都闪烁着《俄罗斯方块》的光芒,因为他们流淌着同样的血脉,即永远无法真正通关,让玩家必须不断的挑战极限,挑战自我,没有终点;永远不怕修改,每一个经典的小游戏,包括《俄罗斯方块》,都被全世界的编程爱好者修改成各种版本,适合本土风情、更加3D、或许透着点变态、多人联机对战等等,甚至有人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在教室中演绎出真人版《俄罗斯方块》,但无论如何修改,其内核无法改变;永远的益智,这些一脉相承下来的小游戏,没有大型游戏的暴力或色情阴影,不会惧怕任何砖家叫兽的抨击,除了可能因为玩的过分疯狂而被解雇,不会有任何电疗危险。

  “打破混乱重建秩序”是后来人们给《俄罗斯方块》加诸的一个定义,而永远适合所有年龄层次所有肤色所有种族畅玩则是《俄罗斯方块》能够27年常青的关键,而这其实恰恰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游戏娱乐所必备的核心所在。

  也许再过27年,我们将不会记得今日热卖的众多游戏产品,但我们一定会记得《俄罗斯方块》,因为我们还没有通关。

[编辑:梦里花落]
分享到:
上一篇:不爱萝莉爱御姐!看仙剑中那些强悍的美女配角 下一篇:粉丝必答题:用一句话证明你玩过仙剑奇侠传
更多
相关资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