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单机游戏>游戏新闻>

什么?电子竞技是游戏产业也是娱乐产业

  深圳电子竞技产业“软硬”不平衡

  深圳互联网应用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郑裕杰认为,深圳在电子竞技的产业中,优势过分偏向硬件方面,而导致了产业不平衡,“虽然与电子竞技相关的各类产品,如游戏机、3D眼罩、鼠标键盘等众多厂商都聚集在深圳,但是软件开发的环节薄弱,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相互促进的生态链。现在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把重心慢慢向软件和网络转移,不过深圳在这方面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郑裕杰指出,电子竞技的上游,也就是游戏开发,深圳实际上谈不上有什么丰富的资源。“除了腾讯,在深圳有一定知名度的游戏开发企业不超过十家:中游、迅雷、中青、宝网、网域、南天门、快乐风、第七大道、博雅、泊众。后补梯阶的创业团队也不多,大多属于限苦的求生存阶段。深圳整体也就是一两百家企业或团队的规模,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规模。”可是,电子竞技是否值得深圳游戏软件开发企业期待呢?

  C

  缺乏盈利模式,深圳游戏软件企业忽视

  “电子竞技对深圳的动漫游戏不会产生多少促进作用。”深圳G am eG am e动漫游戏培训机构总裁王暘对电子竞技并不感冒,“网游强调的不是对战,并不适合电子竞技。而现在深圳的游戏软件企业绝大部分都在做网游,难以从电子竞技中受益。”

  可是深圳的开发商为何热衷于网游呢?“开发一款适合电子竞技的游戏要花费非常大的精力,而需要长期的投入。”连昭指出,美国著名的开发商暴雪公司,推出第一代“星际争霸”的电子竞技游戏已经差不多有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最近才推出了第二代。“同时,网游的消费模式很简单,卖点卡、卖装备,而电子竞技游戏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网游收回投资速度快,自然更受企业欢迎。”

  D

  商业化运作程度低,选手“出逃”

  连昭表示,电子竞技协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包装一些优秀的选手推向市场,既然说电子竞技是“娱乐产业”,那么就需要一些“明星人物”。“早些时候,特别是在‘05、’06年,深圳一些选手参加过不少国际赛事,在WC G等也获得过大奖,从而引起来一股电子竞技的热潮,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不过,即使是出名的选手由于看不到电子竞技这个行业有什么发展前途,慢慢都选择了退出。”王暘透露,韩国职业选手年薪不少高达数百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国内选手的遭遇却非常惨淡。“没有成名的时候,他们都是活在挣扎线上。选手们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除了比赛奖金之外就只有俱乐部赞助。由于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所以职业生涯周期非常短。”

  此外,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往往会把电子竞技选手定义成“不务正业”的人,靠玩游戏能获得什么成就呢?王暘称:“社会上的误解不仅让选手的空间非常狭小,而且也限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如今,深圳很多电子竞技团队都是由爱好者以自费、志愿的形式组织的,与专业队的水平会有不少差距。”深圳一电子竞技团队“Show .T”的负责人曾建军表示,企业赞助确实很重要,但是“在某个活动结束后,由于没有长期的栖身的地方,队伍完成规划任务后就只能解散”。

  “归根结底是商业化运作程度低,大家各自为政,因此不可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和长期资助。”连昭表示,“深圳一直缺乏组织或者机构来完成整合的工作,去发掘电子竞技的市场。”他认为,招商引资、选手长期培养、举办赛事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让电子竞技源源不断地产生经济效益,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韩国、台湾的电子竞技大赛会场就像IT展,不管是硬件制造商还是软件开发商,都会极尽所能把自己的产品向观众推销。有调查显示,电子竞技爱好者年龄在16岁到30岁之间,大学生占60%以上,这部分人群正是消费电子和时尚产品的目标客户,也是赞助商看中电子竞技的最大理由。

  不过连昭认为,由于深圳高校缺乏,所以电子竞技赛事的营销很难延续下去。“因为大学生才是电子竞技的主流人群,竞技就是多人对战,最容易在寝室、校园里进行。虽然深圳年轻人多,毕业以后也可能仍会继续参与,但是热情会削减很多,组织起来也非常困难。”

分享到:
上一篇:创造力!《星际争霸2》中玩俄罗斯方块! 下一篇:真的是这样 设计师心目中任天堂3DS掌机
更多
相关资讯
热点排行